铜川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一座散发着古老气息的现代化城市。铜川历史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铜川古称铜官。北魏太武帝年间,设铜官县。北周武帝年间,改“铜官”为“同官”。1946年“同官”改为“铜川”。1949年4月28日,铜川全境解放,1958年撤县建市至今。铜川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555.8-709.3毫米,年均气温8.9-12.3℃,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铜川市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或正在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油页岩、石灰岩、耐火粘土、陶瓷粘土、铝矾土和铁矿等7类10多种,其中以煤炭储量最大,达30多亿吨。石灰岩储量20多亿吨,是建筑、冶金、化纤的最佳原料。森林覆盖率42%。野生资源中有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金钱豹、水獭等;植物有山楂、沙棘以及350多种中药材,其中以宜(君)党(参)和耀(县黄)苓最为著名。土特产品中,除苹果、线辣椒外,还有花椒、大蒜、桃、梨、杏、柿、核桃等。铜川市文物古迹及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历史文化遗迹名胜古迹600余处,其中市级以上的名胜古迹28处。著名的“两址两山”即玉华宫遗址、耀州窑遗址和香山、药王山已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华山中的玉华宫遗址是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宫及高僧玄奘译经、圆寂之处。号称“十里窑场”的耀州窑遗址,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集唐、五代、宋、金、元各个时期窑炉之精华于一地的古遗址,堪称当代中国最大的地下陶瓷博物馆。